以下是含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搜尋結果,共06筆
據《三聯生活週刊》報導,培養一個博士,大約要投入近10年的時間,他們出於對靈活工作時間安排的嚮往或對繼續從事科研的興趣,會選擇進入高校擔任教職。但在實際工作中,他們發現,進入相對高層次的高校工作,學校實施嚴格的「非升即走」制度,沒有達到考核指標,就會面臨被降職或解聘的風險,大家只能不斷「卷」論文和課題。
《北京日報》報導,大陸國務院29日任免一批國家工作人員。郭彩雲任審計署副審計長,王軍任海關總署副署長,趙世通為國台辦副主任。
嫦娥六號日前順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以及後續的交會對接、和在軌樣品轉移,約2千克珍貴月壤,不日將從38萬公里外被帶回地球。香港英文《南華早報》18日報導,可預見的是,嫦娥六號月壤樣品研究將誕生大量「歷史性成果」。而大陸學界越來越多聲音加入論文該在大陸國內還是國外期刊發表?用中文寫還是英文的相關辯論。
澎湃新聞24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22日第55個世界地球日發布《全球生物基經濟評估:為綠色未來協同推進政策、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技術報告。該報告是由上海復旦大學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畫(UNEP-IEMP)牽頭撰寫,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首分關於全球生物基經濟評估的技術報告。
大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日前通報2024年第一批次的學術不端行為,共涉及15所大學,累計32篇論文。985高校更成為學術造假的重災區,「上榜」的不乏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知名學府。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大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9日發布「拉索」等入選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學和醫學、人工智慧、量子、天文、化學能源等科學領域。